改善316l不銹鋼管晶間腐蝕性能的方法
晶間腐蝕是指僅發(fā)生在316l不銹鋼管晶粒邊界或它的附近區(qū)域的一種腐蝕現(xiàn)象。它起始于金屬表面,沿著晶界腐蝕出一條窄縫,晶粒本身沒有腐蝕。
316l不銹鋼管具有良好的韌性、焊接性能和抗腐蝕性能,被廣泛應用于合成纖維、石油化工、紡織、化肥、印染及原子能等工業(yè)領域。雖然316L不銹鋼在空氣、水、中性溶液和各種氧化性介質(zhì)中具有優(yōu)異的抗腐蝕性能,但在惡劣環(huán)境下仍有可能發(fā)生晶間腐蝕破壞。因此,研究晶間腐蝕的控制技術,進一步改善316L不銹鋼構件的抗腐蝕性能,對于更好地理解316L不銹鋼的腐蝕機理,擴大其應用領域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山東龍川針對316l不銹鋼管的晶間腐蝕機理,目前主要是采取降低或除去晶界上的有害雜質(zhì)、表面處理和熱處理等措施來降低其晶間腐蝕程度。然而,上述措施技術難度較大,成本也比較高。研究表明,采用形變熱處理工藝對晶界進行控制和設計(即晶界工程)可以顯著改善材料的晶間腐蝕性能,并且這種方法工藝簡單,成本較低。迄今為止,晶界工程已經(jīng)成功應用于不銹鋼、鋁合金、鎳基合金以及鉛基合金等金屬材料,優(yōu)化了其晶界特征分布,從而改善了其晶間腐蝕性能。
了解更多:http://hg412.cn